4月23日,2023年中国航天大会在安徽合肥开幕。中国商业航天企业也携突破性成果在大会亮相,火箭“独角兽”企业东方空间透露,首型火箭“引力-1号”计划在下半年在海上首飞。

东方空间联合创始人、联席CEO姚颂介绍,“引力-1号”是全固体捆绑式中型运载火箭,也是目前国内商业航天领域极少数即将投入使用、能够满足低轨星座大规模组网及中大型卫星快速发射服务需求的商业火箭。

东方空间与海澜之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筑梦星辰大海

大会期间发布的《2022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投资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国内已注册的商业航天企业数量达433家,民营企业的火箭产品丰富,处于高速发展期,民营企业火箭型号将是未来发射市场的主要力量。

但与此同时,我国航天还存在“星多箭少”的现状,火箭运力某种程度上是我国新时期大规模卫星部署的一个痛点。

姚颂介绍,“引力-1号”的首要特点是运力大,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6.5吨,能够将国内现有最大固体火箭能力提升3倍,达到国际领先水准。“大运载能力不仅能够实现规模效益,降低火箭发射单位成本,还能满足“一箭多星”的卫星星座组网工作,更快速开展卫星组网,促进我国太空经济繁荣。”

作为固体运载火箭,“引力-1号”还具备“简洁发射、快速响应”的特点。固体火箭和液体火箭主要是推进剂形态不同,各具优势。其中,固体动力的优点在于发射准备周期更短、储存周期更久、响应速度更快,可通过火箭的预先生产、贮存,使卫星可做到提前规划、批量生产完成后快速滚动组网。贮存火箭最快24小时实现补网发射。

面向未来规模化、常态化的火箭发射需求,“引力-1号”还支持“海上发射”,姚颂介绍,“海射”的好处在于航区和落区更加灵活安全,而且射向范围大。放眼未来,这种发射方式更方便在国际间开展航天合作。

为了适应海上发射,“引力-1号”采取了独特的构型设计,外形看似“Q萌”,实则大有讲究,可用小型火箭的身高,实现中大型火箭的运载能力。火箭采用了4个助推的捆绑构型,而非串联的“单杆”构型,使火箭实现了更低的重心和更大的支撑跨度,“底盘”更稳,能够更好地适应海上发射时船舶晃动、高海况恶劣条件适应能力,降低勤务保障难度。

东方空间与海澜之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筑梦星辰大海

大会期间,“引力-1号”身披海澜之家的蓝白标识涂装亮相。海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立宸与东方空间联合创始人姚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宣布由海澜之家冠名的固体运载火箭“引力-1号”将在2023年第四季度于海上首飞。

海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立宸表示:“作为男装国民品牌,海澜之家也一直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我们会继续坚定支持中国航天事业、中国商业航天。”

东方空间成立于2020年,创新研制“引力”系列大中型商业运载火箭,包含目前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1号”、芯级可回收的液体中大型运载火箭“引力-2号”、整箭可回收的大型运载火箭“引力-3号”。

其中,“引力-2号”大型可回收液氧煤油火箭已完成方案论证,预计2025年首飞,进一步将提高运载能力至15吨。自研“原力-85”百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也将于2025年投入整箭使用。

东方空间联合创始人彭昊旻表示,“星辰大海是东方空间和海澜之家的共同目标。中国航天的飞速进步,不止需要工程人员的努力,更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助力,就像国民品牌海澜之家,他们的支持和投入让我们深受鼓舞。”

“我们的梦想是让航天走入生活,‘引力-1号’将大幅降低我国商业航天发射成本,为我们的梦想之路奠定基础。”姚颂说。

注:此文属于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