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瓦那6月5日电古巴-中国蚕桑科技合作中心中方主任李龙日前在哈瓦那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桑”“蚕”“丝”“绸”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历史基因符号。近年来,在双方努力下,中古蚕桑合作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4年7月,古巴-中国蚕桑科技合作中心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揭牌。2015年6月,中国-古巴蚕桑科技合作中心在中国镇江揭牌。
李龙介绍,桑树根深叶茂,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桑叶不仅可以养蚕,也可以作为畜禽饲料,可以药用;桑葚可以酿酒。他说,蚕丝蛋白提取和加工技术的升级不但可以拓展蚕桑丝绸产业,也有助于节能减排、实现碳汇和碳中和生态环保目标。
他说,2020年以来,中国和古巴正在实施的项目以高科技纳米技术和生物医学为研究导向,发挥中国和古巴在栽桑养蚕和生物医学领域上各自的优势,合力开发以蚕丝为材料的高科技新产品和新技术。项目的实施将帮助古巴建成较为完整的蚕桑科研、生产体系,成为拉丁美洲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蚕桑科研、生产基地。
他补充道,上述中古合作项目可以使传统的蚕丝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开发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蚕丝蛋白基材料和用途,使蚕丝蛋白基纳米材料在两国得以广泛应用,造福两国人民。
古巴副总理丰塞卡日前在哈瓦那对中国政府对古巴蚕桑事业的支持表示由衷感谢,并称赞古中蚕桑合作是“一带一路”在拉美地区的成功典范和两国友谊新标志。
同时担任江苏科技大学教授的李龙还介绍,今年4月,江苏科技大学与古巴蛋白植物和生物产品研究中心签订了共建“中国-古巴蚕桑科技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协议,共同开展可持续蚕桑园区建设、人员交流、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