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付丽丽
6月26日,甘肃张掖机场。记者随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场会代表团在现场看到,“双尾蝎A”增雨无人机腾空而起,飞往附近空域开展祁连山地形云人工增雨作业。
“这次作业,是祁连山地区常态化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作业的一部分。”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李集明说,近年来,祁连山地区积雪面积、植被覆盖、内陆河水系径流量显著增加,祁连山底色由“黑”到“绿”,这背后,离不开人工影响天气的有力支撑。
事实上,不仅是祁连山,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年均增雨面积稳定在500万平方公里,年均防雹面积提高到65万平方公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年均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320亿元,已成为防灾减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好帮手”。
科技引擎 布局“一朵云”
在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人工影响天气科普云室吸引了与会人员的目光。
只见操作人员在燃烧室中点燃碘化银,抽取燃烧后的气体注入云室,大屏幕显示,云室中的液态水滴迅速变成冰晶并长大。这就是冷云人工增雨催化原理的形象展示。
李集明介绍,人工影响天气是指用科学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过程进行人工影响,使天气现象朝着人们预定的方向转化。
“人工影响天气可以增雨,但不能凭空造雨、降雨。”李集明解释,人工影响天气需要借助科技手段监测云和降水形成的天气条件,如云的厚度要大于2000米、水汽充足、云中过冷水含量超过0.01克/千克等,达到一定条件后,通过飞机、火箭、高炮等作业手段,将催化剂准确地送达云中适当部位实施作业。
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布局由来已久。1958年,吉林省率先成功实施飞机人工增雨试验,拉开了我国现代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序幕。
经过几十年发展,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防灾减灾救灾的一项重要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工影响天气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我国现有56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用于耕云播雨,另有1.7万个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站点遍布全国,已形成规模化天—空—地协同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力量。
与此同时,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成果,云水资源评估理论、技术方法和云雾降水物理过程研究等不断深化,自主研发的1公里水平分辨率云降水数值预报系统投入业务运行。
“目前,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式最齐全、最多样,装备和技术水平总体上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李集明说。
趋利避害 大显神威
芦苇蒲草成片相连,山泉湖水碧波荡漾……位于干旱气候区的张掖,却保留着一片面积达6.2万亩的湿地。
张掖的水,来自黑河;黑河的水,来自祁连山。作为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东北部以及河西走廊生命线的祁连山,其水源涵养能力、生态修复治理情况,直接关系到当地及下游大片区域的生态安全。
2010年,气象部门启动祁连山东段常态化、规范化人工增雨作业,每年作业时间持续8个月以上。
放眼全国,在关键农时大力开展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人工影响天气成为粮农果农烟农心目中致富脱贫的“定心丸”。
在东北,人工影响天气区域年均增雨量较之前增加27%,年均粮食产量提高232亿斤。在云南,气象部门长期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大幅降低烤烟的冰雹受灾率,每年减少损失16亿元以上。
2018年6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发生火情。气象部门跨区域紧急调动飞机开展作业,火区普降中雨。扑火前线联合指挥部评价称:“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相当于发挥了几千人的扑火作用,成为关键时刻森林防灭火可以信赖的‘神兵利器’”。
改变,在青山绿水间上演。卫星遥感监测结果表明,“十三五”以来,三江源地区植被覆盖呈现逐渐增加趋势,青海湖水体面积增大约371平方公里,祁连山植被生态质量指数等增加10%至30%。
“人工影响天气正成为生态环境修复,护佑美丽中国的有力举措。”李集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