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美国研究人员培育出对疟原虫具有免疫力的新型转基因蚊子,放飞后可望使野生蚊子种群逐渐获得对抗疟原虫的能力,进而有助于降低人群中的疟疾发病率。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由蚊子叮咬传播。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团队说,他们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给蚊子植入包含两个抗体片段的基因,这些抗体片段可针对性杀死蚊子体内两个不同发育阶段的疟原虫。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研究人员针对两种传播疟疾的按蚊进行了基因改造。小规模笼养实验显示,抗体基因在传递给后代时具有优势,能迅速扩散开来,使蚊子群体携带的疟原虫数量显著减少。根据模型推算,在理想条件下分批释放转基因蚊子,可在三个月内使当地人群的疟疾发病率降低90%以上。
实验还发现,其中一种蚊子的转基因品种在生存和繁殖方面的竞争力与野生品种相当甚至更高,但另一种蚊子的部分转基因雄性竞争力较弱,需要根据这一特点调整饲养和放飞策略。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新技术的宗旨不在于消灭蚊子,不会造成环境影响。此前科学界用转基因蚊子对抗疟疾的思路是“以蚊灭蚊”,在野生蚊子种群中传播不育基因,减少蚊子数量,这有可能使生态位出现空缺,给入侵物种带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