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谱写了美丽乡村新篇章,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这一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深入总结提炼,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继续积极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深入总结、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将助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谱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篇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改革开放后,浙江工业经济高速发展,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为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亲自制定了“千万工程”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明确了责任机制、协调机制、督办机制、激励机制等“四个一”工作机制。二十年来,浙江将“千万工程”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美化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村民算好共富账、民生账、生态账三本“幸福账”。2022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37565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提前缩小至1.9以内,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连续38年荣膺全国各省区第一。浙江省通过“千万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基础设施、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逐步缩小,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时代新征程,要更加自觉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说到底,衡量工作得失的标准,就看是否让群众受益、使群众满意。“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全心全意办好群众需要的、想要的实事,我们的事业才能有源头活水、生生不息。新时代新征程,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更加坚定地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最大程度激发斗志、最大范围凝聚力量,书写新的更大奇迹。

谱写加强基层治理的党建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千万工程”领导责任。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二十年来,浙江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抓好“千万工程”的关键,强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高标准落实农村党建“浙江二十条”,大力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深化“百县争创、千乡晋位、万村过硬”工程,有力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进步、整体提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强化奖惩激励。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带头作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干在先、走在前。2022年,全省村级集体总资产8800亿元、占全国的十分之一,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51.2%,形成了集体经济实力强、基层领导班子强、推进“千万工程”合力强的生动局面。

新时代新征程,要更加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组织功能,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推动各类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谱写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要将村庄整治与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步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打好“生态牌”,走生态立村、生态致富的路子。2005年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并指导实践,实现了生态建设与“千万工程”的紧密结合,协同推进。“千万工程”根本上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建设、基层治理、乡风化育与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多元融合,形成了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新时代新征程,要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性思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新发展理念贯穿部署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去,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中去。立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发展和环保、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加强对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

谱写大兴调查研究的作风篇章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工作后不久,针对浙江农村经济粗放发展与乡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25个县,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思考,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作出的重大决策。正是在这样深入细致的调研基础上作出的带有“泥土味”的科学决策,才使“千万工程”二十年来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持久活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二十年来,浙江“千万工程”建设不断延伸,内容不断拓展。随着“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其内容早已跳出单纯的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两山”理论转化、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等内容不断充实其中。内涵不断丰富,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逐步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

新时代新征程,要持续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时就善于运用调查研究的武器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大兴调查研究,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做好调查研究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了解民情民意,凝聚群众智慧力量。只有脚踏实地、沉到一线,所作的决策才能击中“痛处”、挠到“痒处”。只有学好练精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才能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才能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

谱写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实干篇章

“千万工程”在浙江实施时,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每年开一次现场会,由省委书记出席,带领市县干部考察两三个示范村,并作现场指导;二是每年办一次成效展,省委书记亲自抓部署落实和示范引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二十年来,浙江紧盯“千万工程”目标不动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把更多心思和功夫花在狠抓落实上,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新时代新征程,要更加踏踏实实地真抓实干。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广大党员干部,“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要把学习运用好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同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结合起来,胸怀“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历史耐心,“身入”更要“心至”,抓住老百姓最急难愁盼的问题,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