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张朝阳的物理课》线下演讲暨第二卷新书首发”活动举办。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发表线下演讲,围绕“非球形天体的引力势”展开一场硬核烧脑的推导演算,并宣布《张朝阳的物理课》第二卷正式发布。

《张朝阳的物理课》第二卷发布 多位院士专家力荐

现场,张朝阳分享了自己物理课直播近两年的经验和感受,“长期坚持,找到做这件事的意义。”他认为,这种将传统物理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结合,不止有推导演算,还可以通过书籍、短视频、直播跟天下很多人交流。他介绍,《张朝阳的物理课》第二卷可以作为物理专业的辅助读物,对一些物理问题的处理方式为大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线下演讲硬核探讨地月距离 网友惊呼“地球挺有个性!”

演讲中,张朝阳从新书中的特色章节出发,围绕“非球形天体的引力势”,借助勒让德函数展开求出了旋转对称椭球体的外部引力势,并由此求出地球的潮汐形变以及地球对月球的力矩。相比于海水的潮汐计算,这次计算考虑了地球潮汐形变所导致的引力势修正,这一修正的量级是很大的,因此结果更加精确。

在解析潮汐效应的时候,张朝阳提出一种观点,“月球离开地球或者被地球远远抛弃的感觉,实际是它自己作的。因为它的质量导致了地球的形变。”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CUSPEA学者、哈佛物理博士楼宇庆点评道,虽然满屏公式看着有点眼花缭乱,但是可以让大家了解从事天体物理研究的人在做的事情。随后,楼宇庆与张朝阳关于探讨“如何观察月球在远离地球”开展快问快答,让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探讨更深入方法更独特 第二卷继续探索基础物理的深空

据了解,《张朝阳的物理课》第二卷是在直播课的基础上,综合第67-127期课程内容的相关文章合集。本书延续了“以基础的物理、数学知识,研算我们存在的世界,获得本质的恍然大悟”这一初心,围绕牛顿力学与天体物理、洛伦兹变换、电动力学、流体力学和热传导五大部分,针对不同领域的有趣问题进行详细推导、计算。

《张朝阳的物理课》第二卷发布 多位院士专家力荐

相比第一卷,《张朝阳的物理课》第二卷更注重探讨问题的新颖性、独特性,对很多问题的处理方法更深入、复杂度更高,用到的数据工具也更难。例如,在电动力学部分,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研究了电磁现象的规律,深入分析了电动力学与相对论及洛伦兹变换的关系,使读者对于整个电动力学达到比较深入的理解。

书中还会围绕一个问题,综合各个物理学分支的知识,用以解析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比如,在探讨磁场抗磁原理时,书中从考虑磁矩的力矩、磁场对原子能级的影响,以及量子力学中带电粒子的抗磁性等角度入手。这不仅仅局限于电磁学的分析,还融合了量子力学的知识。

多位专家对本卷内容予以肯定和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段文晖表示,本书“摒弃了传统物理教科书的系统章节模式,围绕精心挑选的物理问题展开演算和分析,体现了物理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富有启发性”。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慧眼”天文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评价,书中呈现了“读得懂、用得上、能吹牛的有趣又硬核的物理学”。

研究式学习游玩“物理古城” 不同层级都可从书中收获价值

在《张朝阳的物理课》第二卷中,张朝阳再次表达了“研究式学习”、“碎片化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他将物理学知识与技能比喻为“二维平面古城”,形容“研究式学习”的新奇体验。“从《张朝阳的物理课》开始,你将从不同城门进入这座古城,走的是不同的路径,或者直达某个景点游玩,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在随意地走走逛逛中,你将对这座古城非常熟悉,如同自己的家园。”

他强调,研究式学习不是被动地、单一地按顺序接收传统教科书中的内容,“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想要深入了解某个问题是怎么回事”。即自己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大概地翻书或搜索,再自己进行推导、计算。

同时,张朝阳建议读者同样也可以用“碎片化学习”的方法阅读此书,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拿出纸和笔、边读边推导。他表示,“这本书对于物理专业的高年级学生、研究生、非物理专业的工科类还是很有帮助的,对于没有任何理工基础的人看书里的文字,可以从远处欣赏物理学是怎么回事。”

阅读的乐趣不会消失 学习物理对世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在搜狐视频打造知识直播平台背景下,《张朝阳的物理课》于2021年11月5日开播,每周五、周日中午12时直播,已进行了160余期。课程内容烧脑硬核,多次出圈登上热搜,成为物理科普和知识直播的行业样本。

除了直播,《张朝阳的物理课》还有直播回放、短视频、文章,已经形成立体式传播方式。张朝阳认为,“书籍是人类更古老的存在,阅读的乐趣不会消失。”所以尽管物理课有了直播和短视频,也还是要有书。

《张朝阳的物理课》第二卷发布 多位院士专家力荐

在张朝阳看来,科技使人类获得无与伦比的能力,其背后的基本规律都是由物理决定的。他希望大众了解物理,将其作为一个通识来学习,“对我们存在的世界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孙昌璞也表示,“不管是从传播科学精神的角度,还是从通识教育普及的角度,这本书都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