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齐芳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智能导钻技术装备体系与相关理论研究”实钻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在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的TP259-2H生产井开采过程中,通过自主研发的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和三维靶点精准导航技术,精准刻画地下油气层结构,引导钻头准确打入最佳开采点位,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

这不仅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提供了新阵地,也验证了“智能导钻”理论技术体系的可靠性,显示了其对我国深层油气高效低成本钻探的重要作用,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据介绍,塔里木盆地白垩系油气藏属于埋深超过4000米的“千层饼”结构,具有非均质性强、储层薄和构造起伏大等特点,导致准确定位储层空间发育位置难度大,常规定向钻井技术对该类油气藏总体动用程度低。

在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朱日祥院士和底青云院士带领下,“智能导钻”专项科研团队同西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工程技术管理部和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相关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实用显示,TP259-2H水平井砂岩钻遇率96.3%,测试油气产量45吨/天,验证了“智能导钻”高端装备技术在薄层砂岩油气藏水平钻井的精度和可靠性。

为实现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破解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难题,中国科学院2017年设立“智能导钻技术装备体系与相关理论研究”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及相关领域大学共同攻关,旨在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智能柔性旋转导向和地质导向系统,攻克我国石油工业面临的最关键“卡脖子”技术,形成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开发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实现深部钻井智能“巡航”,达到“圈得准”“定得准”“打得准”的目标。通过数百位科研人员6年多的持续攻关,多支自研仪器历经上百次井场试验已完成技术定型,从原理样机和试验样机阶段,走向工程样机的持续迭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