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殷泽昊 李洁

穿上实验防护装,戴上手套,“全副武装”的记者钻进了一个粉紫色的“梦幻世界”。只见数千束光从LED灯里发出,直射底端的白色“货架”,光的粉紫色将500多平方米的“工厂车间”照射得晶莹透亮。

如果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琨的介绍,如果没有看到栽培架上茁壮成长的蔬菜,记者无法想象,这里竟然是一个农业场所!与传统农业场所黄土地、绿庄稼的色调完全不同,北京顺义这个植物工厂,科技感十足,流光溢彩,甚至说“光怪陆离”也不为过。

这便是当今的“设施农业”留给记者的深刻印象。

“设施农业”这一概念也许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但它迅猛发展,早已融入日常生活,例如常见的温室大棚就是设施农业的典型代表。和植物工厂中的蔬菜一样,番茄、草莓等人们司空见惯的食物,已经逐渐脱离了露地栽培,转而成为设施农业的主要作物。

设施农业不仅满足了城乡居民多样化的食品消费需求,还因其“在非耕地上种粮食”的特点,让粮食安全多了一道保障。今年,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引导鼓励用现代科技、工程技术“武装”农业。

“我们有两颗心。一颗心深扎于土壤,钻研农业技术,像几千年来土地上的农民,辛勤耕耘;一颗心跳离土壤,钻研工程、环境、装备,让科技的翅膀带着种子和幼苗,飞往土壤之外能让它们生存的地方。”几个月以来,记者来到设施农业研究者中间,领略到他们“向科技要产量”的理想追求。他们中的很多青年人,立志用智慧和汗水,为农业换上坚实的装备、为作物提供舒适的环境、为现代农业孕育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1、为农业生产“穿”上科技装备

“这种粉紫色光线是这里生产优质蔬菜的秘密之一。”李琨说。记者看到,每一棵菜的上方都有一个对应的灯珠,每一个灯珠发射的光圈刚好把下方的菜罩住,就像“依着头做帽子”,没有一丝光源因外溢而浪费。

给作物“量身定制”一个家——走近青年设施农业科研工作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曹晏飞查看番茄长势。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