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科学和农业一样,也处于现代化进程之中吗?9月12日,2023浦江创新论坛未来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主题为大科学装置与国际合作创新,多位院士、专家齐聚一堂,共话基础研究未来发展。
“在牛顿、爱因斯坦等人所处的时代,科学家能够以‘笔头工作’为主,但现在的科学研究几乎离不开大科学装置的帮助,否则很难取得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光源科学中心主任赵振堂告诉记者。外专高端学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京大学教授梶野敏贵也在演讲中表示:“再好的理论都需要得到实验的证明,因此,我们需要大科学装置。”
大科学装置是基础科学前沿和高技术结合的制高点,更是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平台。会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ALICE国际合作组前发言人Luciano Musa分享了自己作为大型对撞机实验国际合作组负责人,与中国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的经历。Luciano Musa介绍,ALICE实验组成员有来自40个国家、174个机构的大约1000位物理学家,其中,来自武汉、上海、北京、合肥等地的中国科学家是“主要的伙伴”,他们在实验的探测、计算等领域都有深度的参与。
据介绍,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对撞机,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加入该国际合作研究。
随着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开展基于大科学装置的国际合作实验,不断强化基础研究创新部署,我国相关领域也正蓬勃发展,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在日益减小。
“要了解这个世界,我们需要多看;而要了解肉眼看不到的物质内部结构,我们就需要X光。”赵振堂在演讲中介绍了我国的光子大科学装置。其中,上海光源是上海乃至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名片之一,上海光源一期已经为来自中国和世界的高校、科研机构、医院,以及企业研究人员累计提供实验机时数十万小时,探索领域包括新材料、化学、物理、生物医药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科研院院长马余刚就RHIC-STAR实验进行了分享,该研究被誉为“中美科学合作的成功典范”,马余刚是牵头科学家和中方负责人。他介绍,中美双方通过开展共同研究,取得了重大学术成果。例如,首次发现反超核、首次发现目前最重的反物质——反氦4等。与会专家还在论坛最后进行了对话交流。
据介绍,这是复旦大学第十年受邀承办未来论坛,也是此论坛第一次走进复旦大学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