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6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发布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为77.53,较上一年提高0.62,比2015年提高了2.34。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为夯实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根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发展势能。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擦亮农业发展的底色、稳固农业发展的底盘,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更多突破,我们还需多管齐下迎接更多挑战。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引领农业发展绿色转型。政策引领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有力保障。新时代,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等多方面,进一步细化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2021年,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发布《“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要求到2025年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健全,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这些节奏频密、不断走向纵深的政策规范形成合力,为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注入力量。

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强化绿色农业科技支撑。科技创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过去,我国设施蔬菜化学肥料和农药施用中,普遍存在“大水大肥”的情况,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等潜在隐患,对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农药化肥减施工作,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尤其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建立的模式,实现了化肥减施30%~40%,农药使用量降低38.2%以上,实现蔬菜增产4.1%和增效高于5%的效果。再比如,多地广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着力推进种养有机结合,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种养循环发展理念,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这些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及应用,显著增强了农业绿色转型的科技支撑,激发了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的巨大动能。

倡导绿色消费风尚,促进产业链条循环畅通。近年来,农业生产面临保证数量与提高质量的双重压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不仅需要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结构,也需要开启消费端的绿色革命。消费端的活力,正是激发农业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数据显示,全国农业绿色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国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有效用标单位总数27246家,产品总数60254个,同比分别增长10%、8.3%。建成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48个,总面积超过1.68亿亩,带动近2030万农户发展,绿色农业转型发展做到了供需同步、产销协调、良性互动。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需求的有序衔接,增强了农业绿色转型的市场底气,将进一步畅通绿色农业产业链循环。

无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还是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业绿色转型都是核心课题。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具体到农业领域,需要我们在农业资源用养结合、农业产地环境保护、标准化和高品质农产品供给、绿色农业产销互动等方面持续发力,强化政策协调、加大科技支撑、引导消费潮流,加速推进绿色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