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现在需要做的是思考一下过去十年自己做了什么,然后反其道而行之。
三股关键趋势正在重塑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脱碳化(decarbonization)和人口统计特征(demographics),简称“3D”,这三股趋势对投资者的影响将在未来几年显现出来。
在经历了多年低通胀和零利率后,市场可能觉得高通胀和高利率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但从很多方面来说,这其实是向几十年前环境的回归,现在只是一种“重置”。“3D重置”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也给主动型投资者带来了机会。
首先,通胀上升和经济政策收紧将持续更长时间,投资者应为此做好准备。
短期内,各大央行采取的措施可能已经足以让通胀从去年的峰值水平回升;去年美国的通胀率一度升至40年来最高水平。不过,经济增长和通胀之间的权衡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后,每次出现衰退迹象时,各大央行都会出手支持实体经济和市场,利率被降至创纪录低点,数万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被视为抗击通缩风险的必要措施。
在不断上升的政治压力下,各国央行正积极尝试通过放慢经济增长速度来抑制通胀,即使这意味着引发经济衰退。
“3D”带来的通胀压力意味着,如果各大央行要履行维持物价稳定的义务,货币政策可能会比新冠疫情前更紧、更具限制性。
首先,在人口统计特征方面,劳动力持续短缺可能会推高劳动力成本。自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和英国等其他经济体的劳动力参与率都有所下降。2022年12月,美国的职位空缺数量为1100万个,失业人数只有570万。经济学基本理论告诉我们,当需求超过供给时,价格(在这个例子中是工资)必须上涨。
其次,去全球化加大了长期通胀压力。疫情导致西方和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供应链中断加剧了通胀,突显出一些国家对进口的过度依赖;俄乌冲突也暴露出了类似的依赖关系,尤其是欧洲的能源行业和农业。
作为对供应链中断的回应,我们看到一种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企业正在推动生产多样化,并将生产转移到离本土更近的地方,这一过程被称为“回流”。
这意味着,近几十年来最大的通货紧缩力量之一——中国低成本生产的增长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随着生产转移到新的国家,全球化仍然可以在降低成本方面发挥作用,但随着企业越来越重视供应链安全,全球化红利可能会终结。
脱碳化值得称赞,但这股趋势在通胀方面也可能产生重大影响。虽然生产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正在急剧下降,但替代碳基能源的成本将在未来许多年里加剧能源通胀。
这一切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利率在更长时间里维持高位显然会给投资者和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影响。不管是对资产估值的影响,还是随之而来的更多的波动性,投资者可能不得不适应一个无法再靠“美联储看跌期权”来拯救风险资产的世界。
突然之间,所有资产都不得不重新定价,以便和现金收益率竞争。估值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曾经充斥着“害怕错过”(FOMO, fear of missing out)心态一路上涨的股市(由美国主导)和极低的债券收益率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到了通过仔细分析从上市公司中寻找赢家和输家(不只在美国市场)、并在货币政策再次出现分歧之际寻找利率带来的机会的时候了。
投资者现在需要做的是,思考一下过去十年自己做了什么,然后反其道而行之。
近年来债券的吸引力在于它们与股票的负相关性,当债券价格上涨时,股票价格下跌,反之亦然。然而最近的市场活动表明,投资者或许不能继续依赖这两种资产类别之间的历史相关性,事实上,2022年债券和股票一起上涨和下跌。现在债券的吸引力在于其收益率。
股票方面,投资者必须重新关注估值,而不是投机性增长。此外,在美国股市不太可能继续领涨全球股市之际,投资者必须放眼更广阔的市场,寻找最好的机会。
投资者看待大宗商品的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通货紧缩时期,大宗商品没有起到提高投资组合多样化程度的作用,但现在它们的吸引力正在上升,被视为对冲通胀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手段。此外,脱碳化是能源转型的一部分,可能带来对金属的额外需求,传统化石燃料可能出现投资不足和供应不足的情况。
“3D重置”带来了很多变化,投资者必须以和过去不一样的方式评估资产,考虑新的风险,拓宽投资视野。不过对于主动型投资者来说,从许多方面来看这属于“回归常态”,现在又到了考验辨别力、分析能力和再次重视估值的时候了。
本文作者约翰娜·基尔伦德(Johanna Kyrklund)系资产管理公司施罗德(Schroders)集团首席投资官兼投资业务联席主管。
文 | 约翰娜·基尔伦德
编辑 | 郭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