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女性痛经, 很多女性在生理期都会痛经,需要中医治疗。这些都是很常见的问题。对于痛经的问题。中医认为,女性要想彻底解决生理期痛经的问题,还是需要中药调理。

如何掌握女性原发性痛经的方法?

辨证分型:

(1)气滞血瘀型:症见经前或经中腹胀疼痛,拒按,月经量少或经期不畅,经期有瘀血,经色暗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暗紫,脉细。

痛经的原因中医解释

治疗要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2)风寒湿证:症见经前或经中腹痛,痛甚,热痛少,经血少,色暗红或紫,手足不温,畏寒,苔白湿,脉紧。治疗要散寒利湿,温经通脉。

(3)肝肾亏虚型:症见月经轻细,经后小腹疼痛,腰酸,舌红,脉弱。宜调理肝肾,止痛。作者根据辨证分型,拟定了各种类型手的总方,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变化。

以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停药3个月经周期判断疗效。治疗期间停止服用任何其他药物。

【常见处方】

(1)气滞血瘀型:加味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药方:桃仁12克,红花9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山楂20克,蒲黄12克,五灵脂12克,香附15克,甘草3克。

如果口苦、苔黄是肝郁传热之象,则应辅以清肝热之品,顶上加栀子12g、黄芩12g;若同时乳房胀满,以上加枳壳12克,夏枯草15克;前阴后肿者加川楝子12克,柴胡15克;如果疼痛甚至导致恶心和呕吐,

为使肝气攻胃,需加吴茱萸6g,黄连10g,生姜9g。

痛经的原因中医解释

(2)风寒湿证:药用温经汤合少腹逐瘀汤。处方:吴茱萸、川芎、桔梗、没药、木香、当归、党参、桃仁、白芍、干姜、延胡索、蒲黄各15克。

(3)气血两虚:用益气健脾、养血止痛之药,加八珍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处方:当归15g,熟地15g,川芎10g,生地15g,党参15g,黄芪20g,炒白术12g,甘草3g,白芍20g。

加减:乳胀胁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小茴香各12g如见头晕、心悸、睡眠不好,加鸡血藤15g、酸枣仁12g若发现腰腿酸痛,加入菟丝子15克、续断12克、桑寄生15克。

(4)肝肾亏虚型:加味药调肝汤。处方:山药15克,当归15克,阿胶10克(溶化),白芍20克,山茱萸15克,巴戟天12克,甘草3克。加减:若疼痛在腰骶部,加续断12g。

杜仲12g腹胀疼痛者加川楝子12克,元胡12克。

痛经的原因中医解释

【案例检验赏析】

刘某某,女,18岁,学生,2003年8月20日初诊。14年初潮,腹痛,吃了中药后疼痛减轻。近3 ~ 4个月腹痛加重,月经规律,经血少,血块多,甚至疼痛伴有腰骶部疼痛、胀痛。来门诊的时候是月经第一天。

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辨证为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服用栀子12g,黄芩12g,每日1剂。服用一剂后腹痛明显减轻,月经顺畅。连续服三剂。月经前2天服用上述5剂,持续2个月经周期。

所有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注】此医案进一步证明中医药治疗痛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感觉。2号一次,耳朵换替换贴。关元属于任脉,贯穿子宫。它是足三阴与任脉的交汇点,有调理气血、疏通任脉的作用。三阴交穴是脾经穴位,

也是足三阴经的交汇点,具有健脾胃、益肝肾、调经带的作用。两穴结合针刺对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是可行的。

痛经的原因中医解释

时配肝经的输原太冲可疏肝理气;配脾经的血海可调经理血;配任脉的气海可理气止痛;配胃经的合穴足三里可降逆止呕。同时配合耳穴贴压,取子宫为相应部位取穴,以调理气血,

行气止痛;取卵巢、内分泌点以调节其功能;取肝、肾可疏肝理气,补后天之不足;取交感以解痉止痛,取神门以镇静止痛。

诸耳穴贴压有理气疏经活血,特别是提高痛阈值,产生镇痛的作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共同达到行气活血的目的,则痛经自除。

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中医怎么治女性痛经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