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霍莉

近期,存款“特种兵”火了。这一网红词最早源自“旅游特种兵”,本是对大学生打卡式旅游现象的描述,而今竟然用在一些银行存款客户身上。

简而言之,一些银行客户选择坐高铁、打车等方式,到其他省市的中小银行存款,以追求更高的存款收益。这种跨区域存款的客户,被戏称为存款“特种兵”。

在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波浪式下调背景下,国有行、股份行等主流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基本告别了“3%”时代。相较之下,一些地方中小银行跟随下调的动作慢了一步,当前还保留着高出几十个基点的存款产品,这也给了很多客户寻求高息、腾挪存款的窗口期。部分一线城市的个别城商行网点,甚至成了存款“特种兵”的聚集点。

与存款收益相比,跨城存款付出的交通和时间成本孰轻孰重?权衡之下,很多人还是选择了前者。所以,存款“特种兵”现象折射的是居民追求高息产品的良苦用心,背后是居民对于存款利率还会进一步下调的预判。

的确,今年以来已有多轮存款降息,国内整体的存款利率已创出历史新低。有市场观点认为,为进一步刺激经济,以及为降低贷款利率创造空间,存款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后续六大行或会再次带头调降存款利率,未来中小银行存款利率跟随式调整将成为常态。

一方面,银行为保住息差,不断下探负债端利率,同时理财产品已打破刚兑不再保本,3.5%的储蓄类保险预定利率也将在年中迎来下调,居民投资端锁定利率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疫情后,居民预防性储蓄心理增强,甚至一些年轻人开始告别“月光”,有了攒钱意识。从央行各项数据看,今年以来住户存款总量继续高增、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但是消费和投资数据则不够理想。尽管4月份的央行数据显示一部分居民的存款流出,近期的银行理财市场亦开始回暖,但居民投资、消费仍显谨慎。

从宏观角度看,要提振居民投资与消费信心,关键在于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居民收入,同时减轻育儿、教育、养老、房贷等生活负担。近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在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等方面研究出台一批政策措施,提振市场信心。昨日在京召开的“恢复和扩大消费”调研协商座谈会上,各界也在围绕“恢复和扩大消费”踊跃献计出力。

对于个体而言,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拓展投资理财知识,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做好家庭资产配置,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则是一门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