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旭
1月14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进一步推动稳增长稳预期、着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两个方面共提出15条具体举措,包括强化政策落实和支持力度、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效扩大市场需求、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支持等。
阶段性延续优惠政策措施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指出,2022年以来,受益于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的落地见效,中小微企业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和回稳态势。但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中小微企业面临订单缺、成本高、回款慢、融资贵等问题,影响企业发展的信心和预期,稳增长面临较大挑战。
谈及中小微企业目前最为迫切的问题,赛迪顾问消费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余德彪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首先是市场需求问题,要让中小微企业拿到订单。”
余德彪说,《措施》提到,将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政策延续到2023年底,推动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下乡等促消费措施,持续开展消费品“三品”(新品、名品、精品)全国行系列活动。“今年是疫情放开的一年,各地应该加大活动量,提高宣传力度,刺激消费新需求。”
“其次是融资贷款问题。”余德彪说,要降低对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的门槛和融资成本,提高其融资贷款额度。
另外,还要强化政策的落地性。余德彪强调,要形成考核机制,明确把对中小微企业的各项支持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中,确保政策的落地性。同时,建立监督投诉渠道,对于中小微企业疑难问题建立直通车渠道,确保政策能落实到位。
记者注意到,《措施》针对中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提出了进一步推动稳增长稳预期的七方面举措,从政策支持、融资促进、扩大需求、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加强公共服务和舆论引导、强化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通过延政策、增信贷、降成本、扩需求、强服务、保权益等多措并举,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信心。
其中,在强化政策落实和支持力度方面,《措施》提出要深入落实减税降费、稳岗返还等政策,切实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结合实际优化调整2022年底到期的阶段性政策。
加快专精特新企业上市
在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方面,《措施》提出要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立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完善企业画像,加强动态管理。
同时,中央财政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继续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到2023年底,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5万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万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万家以上。
在提升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水平方面,《措施》提出,要实施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开展可靠性“筑基”和“倍增”工程,持续推进“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等活动,提高中小企业质量工程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品牌创建与培育、咨询评估、品牌保护等服务,实施“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提高中小企业品牌建设能力。
对此,余德彪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小微企业确实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质量标准品牌水平。“我们一直持续开展品牌价值工作,从企业抗风险强度、质量强度、创新强度、潜力强度等维度对企业品牌价值进行评价,通过以评促升,辅导一批中小微企业,梯度打造一批‘名精优先’品牌企业,提高中小微企业品牌实力。”
余德彪强调,中小微企业质量标准品牌水平的提高很重要,有利于其提高自身影响力,进而大大提升其获取市场订单和融资的能力。
此外,《措施》还提出,要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支持。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北京证券交易所实行“专人对接、即报即审”机制,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进程。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政策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