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是“自行车王国”——上世界80年代,中国被冠以“自行车轮上的国家”称号。今天,全球80%的两轮电动车产自中国,全球90%以上的自行车相关产业来自中国。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既繁荣又领先的赛道,也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中年危机”。一是如何从低价换市场的传统竞争中突围,二是存量市场之外能否找到新的增量市场。
中年危机之下,如何破局?
自1995年清华大学研制的第一台柱式直流电机电动两轮车问世以来,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已有28年历史。在这段不算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行业经历了三次产业爆发式增长。
2000年-2006年两轮车市场随着国内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增速迅猛;2007年前后,由于各大城市陆续出台的禁摩政策,电动两轮车迎来了新的一轮成长期;到了2019年,随着新国标的颁布,电动车市场迎来换购大潮,产销量及市场规模实现高增。
一般而言,行业在发展初期及快速发展期,不可避免会陷入混乱与无序。在电动两轮车领域,最集中的表现就在于以低价换市场。直接导致了电动两轮车变成“易耗品”——低价买来的商品可能用不了两三年就面临淘汰局面。显然,这并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既没有好的出行体验,也不环保,更不要提走出国门。
在黑猫投诉上,“电动车质量问题”“电池不行”“续航差”等投诉频出。如一位购买了某品牌电动车的消费者投诉道:“1549元购买的电动车,用了1个月后刹车不灵敏,2个月时大灯坏了,3个月时原来实跑40公里锐减至20公里,但订单标记是75公里)”。
有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电动两轮车平均寿命在2-3年。每天都会有相当数量的电动车出现故障,如果靠这样的产品走向海外市场,售后、维修将是大问题。正如绿源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总裁倪捷在搜狐BOSS+1与张朝阳的对话时所言:“带着维修工的产业是走不出去的。”
不同企业应对故障问题的策略各不相同。作为技术见长的工程师企业家,绿源电动车创始人倪捷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绿源在开启第一轮电机革命时,故障率非常高,还曾出现过员工因为维修电机过多而辞职的情况。到了2005年,绿源自研的新轮毂上市后,电机的故障率才呈现断崖式下跌。“但这并不是终点,耐用才是。”
在倪捷看来,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形气候对车的要求不同。如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会加速电机老化。昼夜温差大或潮气大等条件必须会导致电机的性能衰退,直接后果就是电动两轮车寿命短。2019年新国标颁布之后,行业里不合规的厂家已经都淘汰后,消费者对于两轮电动车有了高质量的预期。但整体来看,要达成消费者从“易耗品”到“耐用品”转变的期待,代价会比较高。即要求新研发的电机不能比普通电机贵,性价比要高,还要能真正普及。
此时,对于专注于技术路线的玩家而言,实质是重大利好。传统的电动车厂家更多是采用组装模式,即自主研发最核心的电机和车型设计,其他所涉及的零部件会通过产业链协同来完成。这样的现实又会造成产业很难形成产品壁垒,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最后不得不走上价格战的竞争局面。
显然,这并不利于产业向前推进。无论是国内外市场,还是行业升级的角度来看,低价换市场都不是最优解,尤其是在海内外消费者对于高质量产品需求越来越多的背景下,真正在技术层面实现突破的选手,才有可能获得突破可能。
技术升级、产业链升级成为必由之路
人们使用两轮电动力的真正诉求是什么?打开百度搜索,输入“耐用”两个字,第一时间会出现的关联搜索中,即与“车”有关。可以看到,在购买汽车、手机等商品时,“耐用”始终是消费者高度关注的点。电动两轮车也不例外,在全国各地的门店中,类似“电动车能骑几年”的咨询率一直位居榜首。
艾瑞咨询《2022年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车主购车最主要关注的因素依然是续航、耐用质量和动力性能,关注度分别为60.9%、53.9%和52.7%。
那么问题来了,电动两轮车如何才能实现“耐用”?很多厂商将焦点聚集在电池上,但其实现阶段还“轮不到”电池。原因就在于作为心脏的“电机”需要首先成为“耐用品”。如果心脏一直在衰退,眼睛太漂亮、牙齿再坚固也没有用。反之,如果将原来3年寿命的心脏升级为10年寿命,其价值无异于从根源上解决掉“中年危机”的难点。
这样的革命实质上与近期大火的超导概念一样,一旦成功,其不仅能带来行业上层应用的大迭代,如车架、电控等都可以做到耐用,甚至还可以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如未来做高速电摩或其他相关产品。
正是沿着这样的思路,一直专注于科技的绿源电动车以液冷技术为抓手,推出的第二代电动车,就是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电动两轮车“寿命短”“续航差”的用户刚需难题,并真正做到了从“心脏”到各方面功能的耐用。从而推动电动两轮车整车零部件从“易耗型消费品”向“耐用型消费品”的关键转折,率先在行业中推动起高质量发展的浪潮。
绿源也并非自己跑在前面,而是带动产业链集体向前。为共同提升两轮车市场品质,今年3月,绿源联手权威机构、52家战略供应商,携千人研发团队、6500+项技术专利正式组建了以液冷技术为轴心的品质联盟,并开启了“浪潮计划”,这也意味着,随着绿源在技术层面的转型成功,与之相关的产业链也实现了同步升级。近期,绿源还联合“国家摩托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发布了行业首部《电动车耐用标准》,真正破解了消费者对两轮电动车的“耐用”需求困境。
电机的耐用也并非绿源和产业升级的终点,对此,绿源深以为然,据其透露,未来其将为生态伙伴提供产业创新技术合作组织和共享平台,联盟内核心成员将共享耐用核心技术,共同推进电控集成化、车电分离化、车载充电及整车零部件耐用技术的持续研发和应用,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耐用、持久、今后无忧的产品,共同打造电动两轮车市场千亿级产业带。
液冷电动车推出后,“寿命长、故障低、使用简单”的特性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高度关注。招股书最新数据显示,绿源集团营收净利增长显著。2020-2022年绿源集团分别实现收益23.78 亿元、34.18 亿元及 47.83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41.82%。今年前四个月,绿源集团的营收从2022年同期的11.62亿元增加42.1%至16.51亿元;同期,绿源集团净利润分别为4028.1万元、5926万元及1.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1.2%。今年前四个月,绿源集团的净利润从2022年同期的0.16亿元增加149.6%至0.41亿元。
结语:
消费者需求在变化,但不变的依然是对“耐用”“好用”等高品质商品的切实需求。电动两轮车的产业升级还在继续。作为开启第二代电动车的绿源来讲,其以液能技术为基础,正持续推动整车零部件升级及耐用型产业链的升级。这是其他企业无法复制的技术护城河,更是其面对未来市场竞争的核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