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修完了所有课程、参加了所有比赛并获得了金牌,但他们并不好奇。当我问他们为什么对天文学感兴趣、为什么对科学感兴趣时,他们看我的眼神就好像我是来自另一个地球的智慧生物一样。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在刚过去的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天文分论坛上,天体物理学家、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何子山的一段发言引发了在场很多人的共鸣。

这里的“他们”,是一些来自国内顶尖大学的学生。

2020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得主吉罗·麦森伯克在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莫比乌斯论坛上分享的观点,与何子山不谋而合。

“我注意到有些博士后、研究生,他们会将自己对事物的不了解归咎于缺乏数据,其实是因为他们缺乏想象力,所以没有办法想象一个虽然存在却看不见、也没有办法衡量的世界。”

好奇心不够,自然失去了对科学的想象力。

未来科学家

何子山关于好奇心的观点刚好被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T大会佐证,那些参会中学生的表现让现场的科学家眼前一亮。

当天的未来科学家桌布论坛有111名参会者,多数是高中生,他们来自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与上海市教委联合实施的“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111名学生被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两位顶尖科学家协助,他们需要通过团队协作,针对特定主题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并上台阐述方案。

以第二小组为例。他们的课题是地球2.0计划,即如何将火星变成人类第二个家园。他们分工明确,有的同学负责研究火星土壤改造;有的同学负责火星大气改造;有的同学负责解决能源问题,包括如何利用太阳能、核能、风能,他们甚至考虑用微生物生产甲烷;有的同学负责解决食物问题,包括解决用水问题和建设火星农场。

该小组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和美国国家工程院、科学院、人文与科学院院士陈刚从旁协助。二人并未深度介入方案设计,大多数时间在聆听同学讨论以及控制活动节奏,他们会向同学们提出疑问,让同学们集思广益,为已有方案查漏补缺。

年仅13岁的赵弈然是全场年龄最小的与会者之一。他在第二小组负责搭建智慧城市模型,用3D打印技术在火星建造一个为人类生活提供衣食住行的城市基地。他的父亲告诉《中国科学报》,赵弈然从小就对机器人编程感兴趣,已经参加过各种比赛并拿回多个奖项。他还为上海的宜山路和凯旋路交叉路口设计了一个智能斜对角斑马线红绿灯解决方案,利用仿真软件进行验证,通过视觉识别统计行人数量,可以实现当有斜对角斑马线通行需求的人流占比达到36%的阈值时红绿灯自动变绿,提高行人平均通行效率。

现场的学生们充满自信,对科学满怀热情,这种状态在很多大学生和研究生中都难以见到。这让1990年盖尔德纳国际奖得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名誉教授徐立之感到震撼。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这些孩子的表现是他在少年时代不可想象的,虽然目前他们还不能深入了解这些课题,但他们已经能把自己的思考解释给别人听,并懂得各个方向交叉学习的重要性。

重塑科学教育

如何改变科学教育的方式?论坛上,包括16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60余位全球顶尖科学家共同探讨了如何“重塑科学教育”。

2016年拉斯克奖医学特别成就奖得主布鲁斯·阿尔伯茨将目光投向了幼儿时期。他举了美国旧金山一所幼儿园的教育案例。他说那里的教师会让孩子们观察分辨学校操场上的植物种子,并引导孩子们把这些种子种下去,观察哪些种子能长成植物,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

来自荷兰的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伯纳德·费林加同样看重让孩子保持好奇心,并成为实践者。费林加等人在小学和中学都开设了几个探索实验室,每个月会带孩子们做实验,比如带着显微镜到沙滩分辨哪些物质来自海洋。

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则把精力放在了培养高中教师上,并在多个国家创设了教师工作坊和教师学院以专门培养教师,因为他发现自己到中学为学生做科学讲座的效果不太好。

尽管顶尖科学家们在“重塑科学教育”方面的道路和方法不同,但他们都认为珍视孩子们的好奇心是最重要的。

回到开篇何子山指出的学生缺乏好奇心的问题,要找到完美解决方案并不容易。何子山将部分大学生和研究生好奇心的缺乏归因于应试教育,他认为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好奇是人类的天然特性。

“所以我们在政策、社会和家庭层面,要让孩子有时间做回孩子。”何子山说,“这必须尽早开始,等到大学就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