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专门针对青年科技人才的中央文件今年公布以来持续引发关注,这便是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确提出,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
青年强则国家强。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已经成为共识。青年科技人才又被俗称为“青稞”,要想让“青稞”真正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如何源源不断地接续培养出足够多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12月14日,在“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全国活动月暨中青科协成立30周年主题活动上,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一、二、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白春礼展示了几张珍贵的照片,照片所定格的瞬间连接起了中青科协30年的发展历程。
30年来,中青科协以青年科技工作者、高校学生为重点对象,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青年人才成长和服务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广泛团结凝聚青年科技工作者。不仅汇集了一代代青年科技人才,更向下延伸,让一批批青少年通过中青科协的各种活动崭露头角;向上延展,让一批批青年科技人员走向了成熟,奋战在科技自立自强的最前线。
中青科协正在建造“青稞”人才的“蓄水池”。
由点成链 让“青稞”脱颖而出
为每一头牛进行“牛脸识别”,让每一亩耕地都能通过遥感卫星追踪和定位……团吉林省委副书记董雅致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吉林青年创业园中“孵化”的一家公司。
“吉林是农业大省,农民在参保时经常遇到‘无法精准’的问题,比如无法精准到哪一块地或者哪一头牛身上,这个青年创业公司所做的就是用高科技服务农业的事,也是我们园区优秀的企业。”董雅致自豪地说。
据了解,吉林青年创业园是全国唯一一个由团组织建设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有97户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这家“牛脸识别”企业的创办者曾经参加过“创青春”全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奖。
青年科技人才接续成长的链条转动了。
据了解,近年来,中青科协深入实施了共青团科技人才支持行动,充分发挥全国青联、中青科协组织功能,形成了“青科奖”“青科创”“青科赛”“青科普”四大板块的品牌体系。特别是通过举办“逐梦杯”中国青年芯片科技创新大赛、智能算法等专项赛,促进集成电路软硬件、信息等相关技术和产品应用推广,为“中国芯”“中国智造”注入了强大的青年创新力量。通过联合举办“挑战杯”“创青春”“振兴杯”等青创赛事,推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区域联动举办科技竞赛,挖掘、凝聚、服务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科创项目。
很多省份也把赛事当作发现“青稞”的阵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团安徽省委依托“挑战杯”“创青春”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打造了覆盖创意、创新、创业等多层次、分阶段的校内学生科技竞赛品牌活动,鼓励学生带着研究问题持续探索,将研究发现转化为科技竞赛作品。团湖北省委则连续8年举办湖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连续16年举办“湖北工匠杯青年技能大赛”,连续24年举办“挑战杯”,为各个行业领域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交流展示的舞台,营造了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由链成网 更多“青稞”竞相涌现
仅仅形成人才培养的链条还不够。
“我们还要通过横向和纵向人才举荐的通道,建立青年科技人才库。”团四川省委副书记任世强说,纵向打通省、市、县三级共青团、青联人才举荐通道;横向则打通相关职能部门、高校、科研单位的人才推荐通道。
上海也有类似的做法。团上海市委持续完善“青联-青科协-双创青年骨干库”的三级组织吸纳体系,在青联换届工作中,重点加强对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发掘、推荐和吸纳,科技领域的青联委员人数较上一届增长近1倍;同时指导上海市青科协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吸纳233名来自科技创新创业领域的青年人才。
吸纳人才对于大城市或经济较发达省份似乎不是太大问题,但是对于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或农村地区来说,则要广开渠道,编织更加细密立体的人才收纳“网”。
“我们通过举办‘江西省青年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海外学术交流论坛等活动建立交流平台,围绕江西省的重点产业链,持续吸纳国内外青年科技人才。”团江西省委副书记胡振燕说。
为了把更多青年科技人才留在基层、留在乡镇农村,团吉林省委开始关注“科技小院”这个群体,“我们是农业大省,有不少‘科技小院’,而‘泡’在科技小院里的大多是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董雅致说,如果能把这些年轻人留在农村和乡镇,对于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有很大的帮助,“去年吉林省出台了《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后,根据实际情况,很多地方也出台一些措施和办法,更多地留住青年科技人才。”
由点成链,再由链成网,更多“青稞”竞相涌现。
打造良性生态 让“青稞”无忧成长
人才聚集起来了,如何成长成了重中之重。
“初出茅庐的青年科技人员,资源少。”胡振燕说。
急人所急,帮助“青稞”成长就要从他们的需求入手。
任世强介绍,团四川省委在就业创业基金会设立1000万元的“青创计划科创小微企业创业支持基金”,为小微企业提供3万-10万元免抵押、免息、免担保的创业贷款和20万-100万元创业支持“展业贷”;团山东省委也建立了“青创贷”绿色通道,加大对初创团队和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发放资金10亿元,惠及青创项目1000多个。
除了提供急需的初创资金外,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省份还为“青稞”们打造了充满温情的成长环境,比如团山东省委的“青创齐鲁大厦”,建立了“预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的全程孵化服务链条体系,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低成本、便捷的空间载体和“软件”服务;团吉林省委的吉林青年创业园构建了“3+N”创孵服务体系,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众创·孵化·加速”全链条孵化空间。
在如家般温暖的环境里,青年科技人员可以享受到很多家人般的便捷服务。团北京市委介绍,在北京市海淀区,“青稞”们可以享有7×24小时空间使用服务、一年免费注册地址服务、企业孵化服务、定期融资对接服务、“新青年科技成果直通车”小程序平台等多项服务措施。
“无忧”意味着“更优”。解决了后顾之忧的“青稞”们迸发出了更强的提升自我的渴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地方也为“青稞”们提供了充分的培训和提升平台。比如,团江苏省委实施了“U35”培育计划,挖掘一批35岁以下有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长期跟踪联系,动态掌握他们的发展情况、现实需求,并与江苏省委人才办共同出台专项培养计划;团上海市委也出台了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即每年选取35名35周岁以内的科技青年,分别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等战略方向进行选取和培养,计划开展至今,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比如2021年入选“35U35”的王世权,自2016年归国后创办企业,2022年6月完成B+轮融资,市场估值超过了10亿美元,企业成为智能机器人领域新晋的“独角兽”。
适合“青稞”们成长的良性生态形成之后,“青稞”之间也成为“抱团”成长的同行伙伴。“不只是在专业领域方面的交流,还会交流青年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全国青联委员、天津青联常委艾玎说,现在青年人的压力很大,大家交流可以帮助释放压力,“没那么焦虑之后,可以好好做科研,好好带学生了”。
30岁,对青年科技人才来说,正是“挑大梁”的当打之年;对刚刚“年满三十”的中青科协来说,也正处于“而立”之年。有人说年轻就意味着无限可能,当青年与青年相遇,让这种可能性无限延展,而这种延展也将成为更大的舞台,使得“青稞”们真正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