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资本补充压力下,商业银行正密集“补血”。

12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显示,中信银行(601998.SH)、兴业银行(601166.SH)、恒丰银行申请发行资本补充工具获得批复,3家银行获批发行规模分别为不超过1200亿元、1300亿元、150亿元,合计达2650亿元。

其中,兴业银行对此回应称,基于优化结构与夯实资本的考虑,拟发行1300亿资本补充工具,由于资本补充工具的投资对象主要是银行、保险、理财等机构,不属于资本市场再融资。

今年下半年以来,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发行需求显著升温。

时代财经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25日,年内已有近30家银行的资本补充工具发行申请获批,除国有行、股份行外,也不乏多家城农商行。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发行获批情况。时代财经/制表

12月24日,广发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倪军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银行发行的资本工具包括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券,一般来会根据自身负债到期结构来决定发行资本工具的额度。

发行成本处历史低位

对于发债的原因,兴业银行曾在今年5月的股东大会中提到,2024年下半年,该行将有5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面临赎回,根据测算将使资本充足率下降约0.78个百分点。为确保各项业务可持续发展,需要续发资本工具以补充资本。

兴业银行还称,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长放缓、货币宽松以及金融市场、 地方政府平台和房地产市场的持续整顿规范使得优质资产的稀缺性凸显,为商业银行发行债务资本工具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资本债券的发行成本总体处于历史低位。

获监管批复后,近期不乏有上市银行已完成资本债发行。

12月19日,中信银行公告完成总规模300亿的二级资本债发行。其中10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发行规模为215亿元,票面利率为3.19%;15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发行规模为85亿元,票面利率为3.25%。中信银行称,上述债券募集的资金将用于补充该行的二级资本。

12月1日,招商银行公告称,该行发行规模为300亿元的2023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已于当日完成发行,前5年票面利率为3.41%,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该行的其他一级资本。

以国有六大行来看,中国银行年内发债规模居首,合计达2500亿元。

过往公告显示,中国银行曾在3月~12月分别发行4期二级资本债,规模分别为600亿元、600亿元、700亿元、300亿元;除二级资本债外,中国银行还在6月份完成300亿元永续债。

农业银行年内发债规模同样超过2000亿。今年3月~10月,农业银行分别完成3期规模为700亿元、600亿元、6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发行;另外该行在8月完成400亿的永续债发行。

排在第三位的则是建设银行。今年3月~11月,该行完成3期规模为200亿元、600亿元、4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发行;另外还包括两期总规模600亿元的永续债。

相比之下,工商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发债规模较小,年内合计发行规模分别为1100亿元、500亿元、300亿元。

资本充足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目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整体满足监管要求,但相较于去年同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时代财经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2023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中发现,截至2023年9月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4.77%,较去年同期(15.09%)下降0.32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90%,较去年同期(12.21%)下降0.31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36%,较上年同期(10.64%)下降0.28个百分点。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落地实施,资本新规也将为银行业带来新的变化。

在倪军看来,除损失准备影响资本净额和信息披露要求外,《办法》中其他条款未设置过渡期。资本新规不同于资管新规,不涉及业务能否做的问题,主要影响的是各类业务资本占用。

其表示,与此前相比,《办法》主要是银行的债权风险权重有所上升,零售、对公、非银金融机构的债权风险权重有所下降。预计新规下,绝大部分银行资本充足率都能达标,行业整体资本将有一定释放。另一方面,新规对于资管产品穿透要求也给予了优化,不会对银行经济和市场产生非线性影响。

“资本新规更利好零售和实体对公占比高的银行。”倪军说。

新规之外,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还面临另一层面的资本补充压力。根据《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我国G-SIBs需在2025年1月之前满足TLAC(总吸收损失能力)监管指标16%的最低要求。

金融稳定委员会公布的2023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中,我国上榜的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

据惠誉评级12月初一份报告测算,到2025年1月和2028年1月,五家中国G-SIB需要发行的资本工具和其他TLAC合格高级债务工具缺口,将分别达到1.7万亿元、6.3万亿元。不过上述数据未将或可纳入的存款保险基金考虑在内。

目前TLAC债券尚未在我国境内正式发行。不过除了TLAC债券,符合原银保监会资本监管规定的监管资本、由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的存款保险基金等同样被计入TLAC的合格工具范围。

倪军则认为,在存款保险基金部分计入后,(即使按照目前的发债规模),我国四大行的TLAC补充压力不大。“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为达到2025年的第一道标准,每年分别需融资593亿元、125亿元、191亿元和620亿元,达到2028年的第二道标准,每年分别需融资618亿元、283亿元、325亿元和5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