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能焦虑”一直是新能源车主的“心头病”,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续航里程和充电方式等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换电模式作为新能源车主补能的一种方式,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在国家政策层面,“换电”也经常被提及。

日前,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2024年要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加快强链补链延链,提升全产业竞争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发展,抓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12月11日,工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自2024年1月1日起,所有申请进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必须符合新的技术要求,2024年1月1日至5月31日为过渡期。其中,明确了换电模式车型要求。

目前,对于新能源补能而言,还是以充电为主,换电为辅。不过,对比于充电,其实换电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

首先,换电可以快速完成电池更换,减少车主的等待时间,提高补能效率。此前有数据统计换电时间,约为5分钟,而桩充需要等待30分钟以上。最近超级快充也在大面积铺开,目的也是为了缓解车主的补能焦虑,宣称几分钟充电80%,但是要实现超快充要升级电池、高压架构和充电设备等,对比换电而言较为复杂。

其次,换电对电力要求不高,场地也要求低,布局较为灵活。目前有部分充电站已处于荒废的状态造成资源浪费,而换电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和条件,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且利于电池的回收再利用。

对于换电模式的发展,有券商指出,有望实现高增长。中信证券(600030)研报显示,得益于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积极推进与换电出租车、换电重卡的未来前景,预计换电行业将在未来迎来井喷式发展,2026年换电站保有量将达到2.75万座,对应2022年~2026年复合增速达93%,2026年换电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305亿元。

开源证券预计,2025年我国换电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34亿元,其中换电站设备、动力电池、运营环节市场规模分别为164.4亿元、255.5亿元、914.1亿元,2023年~2025年复合增速分别为70.7%、94.5%、91%,换电产业链各环节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从需求端看,换电模式正从运营车辆市场向个人市场拓展。蔚来是换电赛道的主要玩家之一,李斌曾称,换电是蔚来巨大的先发优势。近期,蔚来还与长安汽车(000625)在重庆签署换电业务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推动换电电池标准建立、换电网络建设与共享、换电车型研发、建立高效的电池资产管理机制等方面展开合作。

此外,还有与吉利合作,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在杭州签署了换电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换电电池标准、换电技术、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及运营、换电车型研发及定制、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吉利成为长安汽车之后,第二家和蔚来在换电领域进行合作的企业。在蔚来公布的2024年布局也有提到,计划在2024年蔚来将在中国市场新增1000座换电站。

除了蔚来以外,有很多上中下游企业在布局,抢夺换电风口。例如宁德时代(300750),采用“巧克力换电块”模式实施换电,换电块已实现批量生产,并具备几千台车的服务网络能力。

瀚川智能(688022)表示,于换电领域在业务布局、产品与客户拓展、产能搭建等方面已做好长足准备,换电产品已完成乘用车、商用车多车型适配,目前已适配北汽汽车、奇瑞汽车、东风汽车(600006)、东风柳汽、一汽奔腾、蔚来汽车、上汽等乘用车品牌;已适配吉利汽车、华菱汽车、陕汽重卡、北汽福田、一汽解放等重卡商用车品牌,以及提供部分其他商用车和乘用车品牌车型换电站的核心部件。

协鑫能科(002015)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截至11月底公司已投入运营换电站78座,公司换电站主要面向出租车、网约车、货运车辆等商业运营车辆提供换电服务;天通股份(600330)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有配合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的产品和技术;英威腾(002334)表示,在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换电站用换电模块、补电车用补电模块均有产品批量应用。

虽然相关企业都在争相布局,但换电的痛点仍在。标准不统一是换电行业的最大痛点之一,上中下游企业都是自己的产品。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曾表示,要研究编制换电技术标准体系,推动换电电池尺寸、换电接口、通讯协议等标准统一。未来,随着换电相关标准的完善,换电模式的新风口才会如将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