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吉林大学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资深教授宋冬林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举办的“国有企业估值问题研讨会”上建议,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国企考核体系,促使国有企业主动提升资产收益水平和稳定性,盘活存量资产,重视现金流管理,提升分红水平,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宋冬林认为,对国有上市公司估值的修复和完善尤为重要。应构建中国特色的国企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推进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加入盈利以外的国家战略、政策导向、社会责任等因素,使估值体系既符合企业估值一般性又体现国有企业特殊性。

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国企考核体系,宋教授的建议并不令人奇怪。实际上,早在N年前,管理层强调市值管理的时候,就有舆论认为,应将市值管理纳入上市公司的考核体系,正是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宋教授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角度,建议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国企考核体系,这其实并不令人意外。

不过,这个建议确实值得商榷。笔者以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不宜纳入国企考核体系。毕竟作为企业来说,创造效益,把实业做好,才是第一要务,也是正途。而上市公司的估值及市值属于市场范畴。从企业来说,就是要把自己该管的事情管好,包括国企也不例外;至于估值与市值属于市场管理的内容,就应该把它交给市场来定夺。

由上市公司来进行市值管理,这在股市里是有很多教训的。一些上市公司打着“市值管理”的旗号,与一些机构投资者沆瀣一气,这其中不乏内幕交易,也不乏价格操纵,这样的事件被证监会查处的,也不是一家两家。如今这些教训还历历在目,我们不能伤疤未好就已经忘了疼。

因此,就目前市场的理解来看,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国企考核体系,无非就是号召市场来炒作国企股特别是中字头股票罢了,从而加强市场对国企股特别是中字头股票的炒作力度。而这种市场炒作行为显然不是国企上市公司应该考虑的事情。而且作为国企上市公司来说,也没有理由给市场提供这样的炒作借口。

作为上市公司不应该把精力放在市值管理上,还是应该把自己的主业做好,为股东创造更好的效益,从而增加股票的投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就可以不关心公司股票的价格变化,毕竟这涉及公司股东的切身利益。作为上市公司来说,关心股东的利益是天经地义的。

所以尽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不宜纳入国企考核体系,但在上市公司股票低迷的时候,国企上市公司也有必要维护股价的稳定,比如,回购并注销公司股份,鼓励大股东增持,通过现金分红给投资者以必要的投资回报等。但上市公司的这种做法不是基于市值管理的需要,而是基于维护股价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需要。这实际上也是上市公司应尽的义务,作为国企上市公司更应该如此。

作者/皮海洲

编辑/岳彩周

校对/贾宁